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如何区分真抑郁和假抑郁

2024-08-22 17:54:38 来源:生活百科知识大全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它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心境高涨者就属于躁狂症,心境低落者叫抑郁症,如果心境高涨和心境低落交替发作,我们就称为躁狂抑郁症。下面,就快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如何区分真抑郁和假抑郁

1

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

1、心理科

如果只是怀疑有抑郁症的可能需要确诊,或者是已确诊有抑郁症但症状较轻,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是可以选择看心理科的。

2、精神科

抑郁症本身就是精神疾病,无论是确诊还是治疗,选择看精神科都是没错的,心理科和精神科针对的范围基本上都是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区别更多的是问题的严重程度等,所以对于看哪个科都是可以的,如果有需要看另外的,医生会告诉你该如何转诊的。

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如何区分真抑郁和假抑郁

2

如何区分真抑郁和假抑郁

1、感知情绪能否控得住

感知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主观体验到的消极不快乐、欲哭无泪、易生气易激动、疑神疑鬼怕得要命、思维跳跃混乱、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等,能否通过自己积极调控有所缓解或消除,也就是说不良情绪还受不受自己的管控,消极体验能否受自己的左右;或者不良情绪和消极体验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缓解直至消失。

2、感知是否悲观又厌世

满眼灰暗、悲观厌世情绪和自杀观念相比其他不良情绪更易识别。倾听内心有没有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做任何事都没有意义,或是“世界末日来临”“不怕死就怕活着”“死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的感觉等。

3、情绪周期

如果不良情绪很轻且持续时间很短就可能是处于情绪周期,或是因负性事情引起的心情不好,通过自我调节就能缓解和消除;如果感觉不良情绪在2周以内能通过有效管控等有所缓解直至消除,那就是处于“暂时抑郁情绪”中;如果感知到部分不良情绪较重、既不受主观控制又无法自然消除、兴趣缺乏活力丧失或悲观厌世有自杀观念,还持续2周以上,就一定要考虑是“抑郁症”了,特别是隐匿性“微笑抑郁”很不易被察觉,一定要用心感知。

4、感知内心分类贴标签

倾听自己、观察自己、感受自己的内心,然后好好思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个体差异人格特征和情绪粒度的不同,加之抑郁情绪下的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会导致情绪感知力、认知力、监控力、评估力和“解码”力不同,只有反复自我感知内心,捕捉识别并标记情绪,主要感知有没有烦躁紧张、精神不振、郁闷沮丧、焦虑不安、恐惧害怕、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睡觉障碍、快感缺失、自罪自卑、无助无用等。

5、微笑抑郁

心情不好会诱发抑郁情绪,抑郁情绪积压太久会发展成抑郁症,很显然抑郁症患者必定心情不好、有抑郁情绪,但心情不好不一定是抑郁情绪,有抑郁情绪也不一定就患了抑郁症,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就一定要把问题交给医生来解决(别急着给自己扣个“抑郁症”帽子)。

6、感知兴趣活力在不在

感受自己的兴趣、快感在不在,诸如从事下棋、打牌、读书、看电视、听音乐、运动、购物等爱好还感不感兴趣、有无快乐兴奋的体验,家庭、生活、工作和与异性接触有无乐趣和愉快感,饥饿感和吃饭的正常享受感有没有等;抑郁的反面就是活力,看看活力四射的自己是否变得“慵懒”了,比如不想洗漱、不想理发、不想洗澡、不想做任何身体运动,甚至都懒得呼吸了,总想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沉浸在自我斗争和自我纠缠中什么也不干了。

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如何区分真抑郁和假抑郁

3

抑郁症是什么原因

尽管对抑郁症的病因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然无法确定抑郁症产生的确切原因,一般认为遗传、生化、心理、社会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抑郁。所以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对抑郁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遗传因素

家系研究发现抑郁障碍亲属同病率高出一般人群30倍,血缘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寄生子研究发现,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仅为12%,提示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2、神经递质

研究认为5-羧色胺(5-HT)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人的情绪,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对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降低与自杀和冲动行为有关。

情感障碍患者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突触前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导致左甲肾上腺素(NE)释放减少,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抑制NE的回收。故可治疗抑郁症。

此外,研究还发现,抑郁患者脑内的多巴胺(DA)功能降低;乙酰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之间张力平衡可能与情感障碍有关,脑内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郁;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可能与情感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3、神经内分泌因素

研究最多的两个内分泌系统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半数的抑郁患者有皮质醇分泌过多,一旦得到治疗后,皮质醇分泌则恢复至正常水平。甲状腺素对于大脑发育、成熟和联系具有显著作用,但对情感调节的作用尚不明确。

4、精神分析和精神动力学理论

按照精神分析论的解释,抑郁是一种失落反应;是当事人目前生活中的失落经验,引发了隐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生活失落经验的痛苦;两者交互作用.致使患者在情绪上陷入了痛苦绝望的困境。以此推论,抑郁患者的童年生活中,必定有较多的失落痛苦经验,如自幼丧失父母、得不到父母爱护、在家庭无地位、受同伴欺负等。

5、行为学习和认知理论

主要有3种理论:①Lewinson提出抑郁可能是由于正性强化不足或不适当所致;②Seligman根据抑郁症动物模型发展起来的习得性无助感理论(实验动物当发现难以躲避痛苦刺激后,会对以后的任何刺激即使可以躲避也均表现出被动忍受);③Beck根据临床观察,提出抑郁症错误或歪曲理论,即抑郁患者好比戴了一副墨镜,消极悲观地看待自我,消极悲观地解释事件和对前途或未来的悲观绝望(抑郁认知三联症)。

6、人格因素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均可在适当的环境下产生抑郁,但并没有单一的人格特征或人格类型可以单独地作为抑郁发作的预测指标。有人认为性格内向、多思多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等可能与抑郁情绪有关。

7、生活事件

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精神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与抑郁症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报道认为,以往6个月内经历重大生活事件者,如离婚、丧偶等,抑郁发病的危险性增加6倍,自杀危险性增加7倍。即使是慢性生活事件,如长期的不良处境、家庭关系破裂、贫困、失业、持续2年以上的慢性躯体疾病,也与抑郁发生有关。女性应付应激能力低于男性,更易患病。处于压力事件中产生的失落与在人际交往中的分离是抑郁产生的最明显因素。另外,也有—些学者则认为生活事件在抑郁的发作和时间上仅起有限的作用。

8、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的自我功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建立的,当丧失权利、身份或自尊时,会导致自我功能的障碍而产生抑郁。自我理想与社会常规产生冲突时也容易引起抑郁。女性人口中抑郁者高于男性,按心理学家Nelen-Hoeksema解释,这可能与患者遭遇生活困境时所采取的适应策略有关。男性可能将思考方向转移,借由其他活动(如运动或饮酒等),使痛苦情绪淡化;而女性则往往钻牛角尖,反复思考,使情绪得不到自行纾解。而日久形成了适应上的困难。

总结:患抑郁症对人体危害非常大,当出现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