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东大肛肠医院 痔疮与肛门息肉的区别是什么?

2022-05-17 10:02:16 来源:生活百科知识大全

不少人患了肛门息肉,却不是很了解这种病的病症表现,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指肛管或直肠黏膜上带蒂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黏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

肛门息肉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可恶变。肛门息肉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

肛门息肉的类型

通常息肉按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几型:

腺瘤性息肉

较多见,多呈隆起型、扁平型、凹陷型,可有蒂、亚蒂或无蒂。是明确的癌前病变,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其癌变率越高。

错构瘤性息肉

有肿瘤样增殖的特征但不是肿瘤,表现为正常细胞过度生长和组织结构紊乱。息肉体积较大、充血明显、多有蒂、表面糜烂、白苔附着,一般不会癌变。

增生性息肉

又称化生性息肉,较小,直径多小于5mm,一般认为其是非肿瘤性病变,但近年研究发现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炎性息肉

又称假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可见于炎性肠病、血吸虫病、肠阿米巴病等。

肛门息肉的病因

肛门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慢性炎症刺激

大便中粗渣长期停留,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可使细胞的增殖增加、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等,最终可形成息肉状突起。

遗传因素

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基因突变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发生,可能与第5对染色体长臂内一种被称为APC的等位抑闸口癌基因的功能丧失和缺如有关。

正常情况下,该等位基因需要同时发挥作用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当该基因出现缺如或突变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消失,从而发生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甚至癌变。

诱发因素

高脂饮食、富含红肉的饮食、低纤维饮食等饮食习惯,长期便秘、抽烟、肥胖、年龄的增长等,会增加息肉发生率。

肛门息肉的症状表现

息肉脱垂

在肛门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的关系,会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在患者排便时,如果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诱发直肠脱垂。

便血

无痛性便血,是肛门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一直无便血症状。

一般表现为排便中或排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者将手纸染红。患者出血量一般较少,若排便时挤压致使息肉脱落,息肉体积大且位置低,可发生较多量的出血。

肠道刺激症状

当肠道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伴随症状

当肛门息肉发生后,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无痛性便血的症状。长期慢性便血的患者,可造成贫血,出现皮肤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