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如何存储数据?有什么规范?

2022-05-12 13:32:18 来源:生活百科知识大全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其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关系型数据库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用户通过查询来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而查询是一个用于限定数据库中某些区域的执行代码。具体知识介绍如下!

本文目录

1、关系数据库如何存储数据?

2、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结构

3、关系数据库如何存储规范?

4、关系数据库怎么查询?


关系数据库如何存储数据?

关系数据库是以“二维表”的形式组织和存放数据的。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时也是一个被组织成一组拥有正式描述性的表格,该形式的表格作用的实质是装载着数据项的特殊收集体,这些表格中的数据能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被存取或重新召集而不需要重新组织数据库表格。

关系数据库的定义造成元数据的一张表格或造成表格、列、范围和约束的正式描述。

每个表格(有时被称为一个关系)包含用列表示的一个或更多的数据种类。

每行包含一个唯一的数据实体,这些数据是被列定义的种类。

当创造一个关系数据库的时候,你能定义数据列的可能值的范围和可能应用于那个数据值的进一步约束。而SQL语言是标准用户和应用程序到关系数据库的接口。其优势是容易扩充,且在最初的数据库创造之后,一个新的数据种类能被添加而不需要修改所有的现有应用软件。

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结构

1、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表文件)。关系数据库的表采用二维表格来存储数据,是一种按行与列排列的具有相关信息的逻辑组,它类似于Excel工作表。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任意多个数据表。

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这个二维表就叫关系,通俗地说,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2、元组(记录)。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或称为一条记录。

3、属性(字段)。数据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表是由其包含的各种字段定义的,每个字段描述了它所含有的数据的意义,数据表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字段的设计。创建数据表时,为每个字段分配一个数据类型,定义它们的数据长度和其他属性。字段可以包含各种字符、数字、甚至图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属性值。行和列的交叉位置表示某个属性值,如“数据库原理”就是课程名称的属性值

5、主码。主码(也称主键或主关键字),是表中用于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数据。关键字用来确保表中记录的唯一性,可以是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常用作一个表的索引字段。每条记录的关键字都是不同的,因而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记录,关键字也称为主关键字,或简称主键。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7、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例如上面的关系可描述为: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任课老师)。


关系数据库如何规范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按照结构化的方法存储数据,每个数据表都必须对各个字段定义好(也就是先定义好表的结构),再根据表的结构存入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由于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在存入数据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所以整个数据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存入数据后,如果需要修改数据表的结构就会十分困难。

关系型数据库为了避免重复、规范化数据以及充分利用好存储空间,把数据按照最小关系表的形式进行存储,这样数据管理的就可以变得很清晰、一目了然,当然这主要是一张数据表的情况。如果是多张表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数据涉及到多张数据表,数据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随着数据表数量的增加,数据管理会越来越复杂。

关系数据库怎么查询?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即SQL)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SQL早已获得了各个数据库厂商的支持,成为数据库行业的标准,它能够支持数据库的CRUD(增加,查询,更新,删除)操作,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SQL可以采用类似索引的方法来加快查询操作。

总结:关系数据库中基本数据结构是二维表,表之间的联系通过不同表中的公共字段来体现。各个关系模型不是孤立的,它们不是随意堆砌在一起的一堆二维表,要正确反映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进行仔细的关系数据库设计。